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交答卷!漯河市源汇区30件市定民生实事全部完成
(原标题: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交答卷!漯河市源汇区30件市定民生实事全部完成)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漯河市源汇区以提高人民群众快乐指数为目标,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,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为群众办实事、为事业进新局的动力,面临新冠疫情、洪涝灾害等影响,探讨群众“急难愁有心”,分两批确认30件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市定重点民生实事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问题基层困难事、群众烦心事。
完善机制捉前进。环绕“五个探讨”重点任务,紧扣中央和省市委实践活动要求,充份结合全区重点民生工程,充份结合“十四五”开局起步重点工作,研究制定30个市订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,涉及项目建设、低收入创业、疫情防控、防汛救灾、文明创建、乡村振兴、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,创建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制度,县级领导干部开展走访调研30余次。完善前进台账,具体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,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明确单位、责任人员、完成时限,实行挂图登陆作战、对账销号、压茬前进。通过公开栏、微信公众号、微信群、情况通报会等方式,组织召开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新闻发布会,向省、市媒体公开通报进展情况,大力做好办实事项目公开发表、责任人员公开发表、办结时限公开、完成情况公开发表,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
突出重点捉保障。探讨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创建服务企业周例会、三级三色督查通报制度,为首批136家企业配备68位首席服务官,大力开展助企帮扶活动,牵涉到全区126家企业已经排查出来的199个区级问题已全部解决。聚焦创立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,全面积极开展“一学十进十争”活动,与党员接待日、主题党日、“红周六”志愿行、“进百家门、闲谈百家事、解百家忧”等活动结合一起,先后开展各类文明实践中活动500余场(次),参与人数约20000多人(次);探讨探讨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,免费为群众获取国民体质监测1548人,已完成99名0到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,空冢郭、回答十两个医养结合体项目减缓实施,嵩山路学校小学部、区实验小学分校投入使用,秋季实现招生;聚焦服务群众、凝聚群众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平台功能不断优化,下放部门职权46项,梳理规范审核事项106项,“一网通筹办”亲率约100%。实体大厅、基层办事大厅全面落实领导坐班、绿色通道、星级评价等制度,窗口服务效能不断提高,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。
聚焦民生抓转化成。结合学习教育实际,围绕民生急需急盼,引人注目学习成果转化成,持续前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建,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1个,高标准已完成柳江小区、水利厅家属院两个省级试点小区改造,打造了一批特色街巷、小区和示范村,顺利创立全省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(区)。全力输掉疫情防控攻坚战,1700余名“精兵强将”奔赴抗疫最前线,重新组建临时党支部,认真作好人员摸排、防控值班等工作,67名第一书记率领党员群众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超额完成12-17岁人群和18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首针任务,构建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500多天“零新增”。全力打赢防汛救灾硬仗,汛前对区管22条主次干道和74条背街小巷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清淤疏挖,清淤全长约1万米,120个有安全隐患的窨井盖全部替换完。视汛情为命令,组织党员干部及时移往移往灾情群众,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,作好水毁工程修缮,科学指导栽种补种、田间管理等,的组织2000余名志愿者积极开展沙澧河风景区清淤工作,9月底,完成银江路、螺湾路、五一路、湘江西路、嵩山南路灾后道路修缮,全区灾情村庄全部已完成消杀,农田积水全部回避。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,161个“三无楼院”实现分包全覆盖面积,大力开展民呼我应“白服务”,非常丰富社区“96771”为民服务内涵,实行“四单制”工作模式,打造出“小社区微管理”,经验作法被人民网、新华网、《河南日报》《大河报》等深入报道。
目前,全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事项目实现极致收官,30件市定民生实事已按进度全部完成,完成率100%,强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觉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(杨昆龙 通讯员 王会锋 周杉 郭林林)

点击排行
头条文章